Service Items
服務項目
產品及服務范圍:LCD、PCB、PCBA、FPC、ODD、HDD、LED、MainBoard、K/B、Battery、IC、TouchPad、Glass-Touch、Shell、Webcam、PlasticParts、Auto Parts、MobileAccessory、Electronic Component…液晶屏、線路板、線路板成品、軟排線、光驅、硬盤、發光管、主機板、鍵盤、電池、集成電路、塑料器材、手機配件、顯示器、IC、PCBA、FPC、電容、電阻、麥克風、鼠標、連接器、讀卡器、各類電路板,手機外殼、汽車配件與電子產品周邊零配的Sorting 返工 電子產品檢測 及電子零配件的維修與更換. 本公司可以安排人員長期駐廠服務,可直接與工廠QA人員對接.
三星在全球市場有多牛?
去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相較于2018年有所下降,而三星2019年手機出貨量反而有所上漲。銷售了2.965億部,市場占有率也提升了一個點——從2018年的19%到2019年的20%。個人覺得這與華為手機無法使用谷歌GMS服務不無關系。
三星在國內市場有多弱雞?
從2013年20%頂峰開始,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一路斷崖式下滑。到了2018年末市場份額下跌到了0.8%,之后就一直在1%左右掙扎。
為什么會這樣?在我們的眼中,這完全是三星傲慢的態度所致。
1、性價比低,三星手機不僅價格貴,配置還比國產手機低。 旗艦機S9上還有4GB運存版本。而國產手機旗艦機早已是6GB起步了。在S10才開始提供了8GB版本。那也不過是去年才開始的事。
2、系統負優化 這點在前兩年非常明顯,三星系統管不住國產流氓軟件。數碼圈中大家都了解。近兩年隨著內存增大與安卓系統升級,這種情況緩解了很多。不過三星系統不如華米OV也是公認的事實。
3、態度傲慢 Note7召回事件中,三星對中國市場另眼相看。遲遲不愿意召回故障機,給消費者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價格高、產品難用、態度還差。有什么理由還讓消費者買賬?所以自然買的人就少嘍。一般文章的邏輯到基本就到此為止了。
這些觀點大家都能認同,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三星的所作所為給人感受就是如此,很好理解。但我認為這些觀點只說對了一半,因為我們沒有站在廠商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
一個全球市場的優等生,到了中國怎么就墊底了。語言不通還是水土不服呢?我認為:這是三星的戰略性撤退。
下邊我會站在三星的角度,去分析下三星在中國市場潰敗這個現象。
一、全球布局打不贏局部戰爭
在三星看來,中國是一塊非常特殊的孤島市場:
1、體量和市場很大,不容忽略。
2、競爭相當激烈,有技術實力非常強的華為,成本控制到極致的小米,線下線上都有布局的OV。還有魅族、錘子、一加等一眾“悍匪”。除了屏幕等少數技術,無論哪一方面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都沒有優勢可言。
3、需要很強的本地化,中國市場沒有谷歌GMS服務和谷歌市場。需要自己做應用市場,做深度定制化系統——要自己對付流氓軟件,需要相當多的投入。
另外系統想要在中國市場流暢運行,必須使用6GB以上內存。而在全球其他市場中4GB內存就可以保證流暢。單為中國市場提高旗艦機的最低配置,就顯得很不劃算。
因此,你才能理解前兩年的三星旗艦都是4GB起步。到了最近兩年,內存價格降下來了才推出了8GB版本。
全球化戰略打不贏局部戰爭的例子實在太多了。當年微軟的MSN想要碾壓QQ,最后沒有成功就是輸給了全球化思維上。中國區戰略都要服從總部利益。那時面對MSN,騰訊如臨大敵。但打著打著微軟總部對MSN的戰略變了,QQ的對手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在三星看來,全球市場是一整盤棋局,中國市場只是棋局中的一條大龍。為通盤棋局輸贏而棄掉大龍。在高手來看也是合理的常規操作。
二、三星手機份額低,三星還是很賺錢
1、三星手機份額雖低,但那1%占據的是高端市場。屏幕技術優勢讓三星能牢牢占據一塊高端市場。因此三星在中國市場還是能賺錢的。雖然市場份額低,但三星手機高端的形象還能樹立在消費者心目中的。
2、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頂級的OLED 屏幕和UFS閃存技術都在三星電子手中。即便國產手機廠商也要向三星購買OLED 屏幕和UFS 閃存。
根據之前供應鏈的消息:蘋果購買iPhone X的屏幕成本是80美金,三星從一塊高端屏幕中賺得的利潤相當于自己賣一款中端智能手機利潤的兩到三倍。(這個價格后來被降到64美元,但三星的利潤依然豐厚)
由于掌握了頂尖技術,三星在屏幕和閃存的供貨價格上有絕對的話語權。國產廠商們賣的中高端機型,有相當一部分還需要三星的供貨。
所以,三星手機實際上放棄了中低端機型在中國市場份額。不與國產廠商們正面沖突的利大于弊:反正在國內也硬鋼不過華米OV,退一步緩和與國產品牌間的關系??抠u屏幕和閃存一樣可以賺不菲的利潤。
既然確定了半退出中國市場的方針,中國市場對于三星的重要性自然就不如其他市場。因此也就有了三星的區別對待和態度上的傲慢。
所以你看,在國內消費者的角度看:三星手機在國內一敗涂地。但換到三星的角度,棄掉中國市場這條“大龍”或許是它最正確的一招棋。以退為進,這樣的戰略或許能給我們在商業上帶來一些啟示。
Copyright © 2017 版權所有昆山臺滿電子有限公司 蘇ICP備15018235號 技術支持:仕德偉科技